鄉愁
Nostalghi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983 │ Italy/Soviet Union │ DCP │ Color │ 126min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       
 

1983 坎城影展 最佳導演╱國際影評人獎

俄國詩人安德烈哥查可夫,為了替歌劇撰寫題材,前往義大利的溫泉村落,尋找一位十八世紀俄國 作曲家的生平事蹟。安德烈在他美麗的義大利女友尤金妮亞陪伴下,四處尋訪,他們在路上經歷了一座鄉村教堂,女人們在聖母瑪利亞像前祈禱;一池天然溫泉,村民每天沐浴其中,以求恢復青 春;兩人又巧遇了一位名叫米尼克的古怪老人,聲稱他將自己的家人囚禁了7年,等待世界末日的 到來。村民們認為米尼克是精神失常的瘋子,漠視他的末日宣言。某日,米尼克請求安德烈替他完成一個表面上無害的任務,安德烈非常不情願 答應他這不合邏輯的請求,但難以改變的事實和 生離死別的宿命就此展開……。
對塔可夫斯基而言,義大利不只是一個單純的「地名」而已,而是一個人類文明起源的隱喻,盈滿塔可夫斯基對於故鄉蘇聯的情懷,也可說是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。片中男主角的義大利之行也不只是蒐集創作材料而已,而是一場渴望人類原初智慧的朝聖之旅,在永恆的時空中,踽踽獨行。
《鄉愁》整部電影由眼前的幻象和模糊的記憶所組成,煙霧裊裊的鄉間,黑白對比的草原,無人愛惜的花草,配襯著極為冷默的人群及無法溝通的誤會,整個世界像被掏空後而陷於無邊無際的深淵。塔可夫斯基用真實的景物盈滿充滿時間意義與國家民族的感念,許多蒼老不堪的人事景物意都暗喻著文明的塌陷和人的迷失與無助。在清新的義大利風景和沉默色調的俄羅斯之間交錯,色調的轉換引領出一觸即發的鄉愁,也揭示他一直躲避的難題。

安德烈塔可夫斯基
1932年生於俄羅斯札弗洛塞鎮,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。1961年畢業於蘇聯電影學院。首部劇情長片《伊凡的童年》於1962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。其遺作《犧牲》榮獲1986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,同年12月,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於巴黎,享年54歲。塔可夫斯基是獨立製片的最佳典範,在他的電影世界裡,意境豐沛幽邈,內容深邃內斂,無論從美學形式或藝術內涵來看塔可夫斯基,都令人如癡如醉。

 

 
【本片放映時刻】
schedule

12/11(一) 19:15
★ 映前導讀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Add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(捷運中山站旁)
No.18, Sec. 2, Zhongshan N. Rd., Zhongshan Dist., Taipei City 104, Taiwan (R.O.C.)
Tel 886-2-2511-7786  Fax 886-2-2560-5222

Copyright @ 2006 spotlight. All rights reserved.